|
【农业】农业砖瓦协会年会瓦工致辞中国砖建筑市场 |
【nongye】2012-11-29发表: 农业砖瓦协会年会瓦工致辞中国砖建筑市场 中国农业部科教司曹子祎副处长为会议致辞2012年11月29日,中国砖瓦工业协会2012年年会、全球环境基金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现场推广会议、2012年中国(成都)国际砖瓦减排节能 农业砖瓦协会年会瓦工致辞中国砖建筑市场中国农业部科教司曹子祎副处长为会议致辞 2012年11月29日,中国砖瓦工业协会2012年年会、全球环境基金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现场推广会议、2012年中国(成都)国际砖瓦减排节能高层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中国农业部科教司曹子祎副处长为会议致辞,内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农业部科教司、农业部全球环境基金“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办公室向来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向协助组织主办本次会议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业部是国家负责农村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行政主管机构。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农村节能环保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000多万户,占适宜农户数的34%,受益人口达1.5亿人。目前全国每年沼气生产量达到15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年替代化石能源25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全国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近5500万平方米、太阳灶200多万台、太阳房2 000多万平方米。全国省柴节煤炉灶炕达到1.8亿多台,推广应用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在全国还建成了一批农作物秸秆固化、气化和炭化示范点。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将发展农村沼气写入党的决议。自2004年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村沼气提出了明确要求。2003年以来,中央累计投资314亿元,支持建设了户用沼气池1730多万户、小型沼气工程2.4万处和大中型沼气工程近3700处,建成乡村服务网点近9万个、县级服务站800多个,服务沼气用户3000万户左右,覆盖率达到75%。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捉村沼气上联养殖业,下促种植业,不仅有效防止了畜禽粪便排放和化肥农药过量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有效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对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循环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老百姓盛赞农村沼气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池”,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池”,是党和政府服务“三农”的“暖心池”。农村沼气已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 农业部与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共同承担国家墙体材料革新与改革的指导管理责任。从1994年开始,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与大力配合下,农业部持续关注农村砖瓦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进步与农村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通过与国际社会系统和卓有成效的合作,不断把相关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深入。其中,农业部与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开展并成功完成了包括农村制砖行业在内的“中国乡镇工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西班牙政府在“中国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框架”下成功实施了“煤矸石制砖余热发电项目”。在上述两个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农业部又与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开展了“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好项目”。这个项目也正是本次会议关注的主题。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农业部通过项目办公室开展了一系列的能力与意识提高、信息传播与推广、政策体系与融资机制建设、技术示范与推广等活动,引领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农村砖瓦行业节能减排与农村节能建筑的应用推广工作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我国农村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部项目办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将继续认真努力组织项目各项后续活动的开展,确保按照要求圆满完成项目各项目标,建设和完善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将积极总结项目的实践成果,向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积极介绍和传播我国的陈宫经验和技术,探索和开辟南南合作的新渠道、新途径,为国际社会减排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做出应有贡献。 成都地区是我国开展节能砖生产与农村节能建筑应用工作的先进地区,也是项目示范、推广的重点地区之一。项目在成都地区的实施得到了四川省及成都市农业主管部门、墙改办、发改委等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项目在成都地区的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进展顺利,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希望全国各地参加项目示范与推广活动的有关单位及代表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认真学习总结成都地区的经验,充分交流讨论,进一步改进本地区项目组织管理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促进农村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nongye】更新:2012/11/29 1:26:05)
|